如果你的发行渠道是YouTube,那么你最应该搞清楚的是YouTube的算法是怎么工作的。然而,全天下所有由算法来运营的平台,要搞清楚这一点那不是一般的困难。
YouTube没有把他们算法用到的变量公之于众。要搞清楚其算法的运转原理,即使数据很有限,我们也得对这个大大的黑盒子一探究竟。有些算法倚重的变量,我们是一点数据也拿不到的(比如缩略图,标题印象,用户访问历史,用户行为,会话信息,等),如果能拿到这些数据,那等于就是把YouTube的算法脱光了让我们看,然而呢,呵呵哒,并没有。
看起来我们啥都没有,但还是想尽可能用手上这点数据大致搞清楚其算法逻辑。所以,我的前同事(为什么是“前”同事呢?因为我最近从Frederator离职啦,哇咔咔)Jeremy Rosen花了半年时间分析Frederator自己掌握和运营的频道数据,想搞清楚YouTube的算法。
开始之前,先明确一下:这篇文章内所指的算法包含多个YouTube增长类算法(为你推荐(Recommended),建议观看(Suggest),相关视频(Related),搜索(Search),原始评分(MetaScore),等等)。这些不同的算法产品,各有侧重,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的优化目标相同,都是观看时长(Watch Time)。
观看时长
访问以及访问速率
访问停留
另一个算法非常看重的指标就是访问停留(View Duration)。
会话开始,会话时长,会话结束

一则算法理论
YouTube的算法设计时关注的是频道效果而不是单个视频效果。但是它要利用单个视频来提高频道效果。
算法结合了单个视频的特定数据和频道的聚合数据来决定推荐哪个视频。最终目标仍然是为频道聚拢其目标观众。
YouTube这么做是因为:
1. 让用户常常回访YouTube平台
2. 让用户在平台停留越久越好
一种打分算法
这里我们打算破解YouTube的算法,然后重建一个。用了15个信号量,以及我们估计的权重,来重新构建打分算法。
对YouTube算法的看法
根据我们的数据,至少可以得到6个粗浅结论:
1. YouTube用算法决定了我们的视频和频道能得到多少访问量。
2. 成功的频道都是专注在特定类型的内容或创意上。
3. 频道自己一旦明确了哪种类型的内容成功之后,就不要再摇摆了。
4. 内容制作者光靠钱在YouTube平台上绝无可能成功,因此土豪型的制作者不太会全身心拥抱YouTube。
5. 个性化的节目/频道会一直是YouTube上面占统治地位的内容类型,因为这就是人们要找的“特定类型的内容”。
6. 新建的频道,如果不能在YouTube站外导流进去的话,相当长时间内增长都会比较困难。
前面说到,YouTube更注重于提高频道的访问效果,这个观点只是我们推测得到的。频道能够上传很多视频,从而获得和留住大量的目标观众。如果你想在YouTube上成功,我们能给的建议就是:瞄准一个非常垂直的兴趣类型,然后持续去制作10分钟以上的视频,一定得是你选定的这个兴趣类型的视频。